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李应升与《茶亭后阁记》

本帖最后由 bcbn 于 2015-3-5 10:32 编辑
3 R' h: m; b: j+ K) _$ g* I! k  Q5 R; q4 E$ w; a+ C
朱永平/文
, R) u  h/ f0 }7 R2 z& U! m   明代,在杨舍堡城东门外大街的北首,建有一座茶亭后阁。这是由一位一心礼佛、广结善缘的乡人募资建设的,他在此挖了口深井,取甘美的井水煮成茶水,向南来北往的行人免费施茶。茶亭后阁后来荒废,在废址建有供奉龙神,安置各类消防设施的潜安宫。至清光绪年间,居士开挖的深井犹存,还能每天供几十户人家打水,真可谓泽被后世。这座茶亭后阁主人的善举,引来了名闻遐迩的江南隽才、后被列入明末东林党“后六君子”之一的李应升为它作了一篇《茶亭后阁记》,也为杨舍的文化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5 k8 X& P& q. E3 N# P% E7 z1 A    李应升(1593~1626),字仲达,号次见,又号石炤居士、石罾居士。他出身于江阴北漍赤岸的一户望族,曾祖为悉心著述的乡曲隐士李诩,伯父为醉心藏书的得月楼主李如一,今杨舍塘市人、刚正不阿勇斗阉党的缪昌期正是他的姑父。李应升少年时即富有文名,他20岁在县学诸生入学考试中获得第一,23岁乡试中举,24岁即考中进士,后授江西南康司理,明天启二年(1622年),才29岁的他就被提升为都察院西台监察御史这样位高权重的官职。
! o" }4 c1 Q' [    李应升本可以像其先辈那样,在文学、哲学、教育上有所创建和作为,他在江西南康司理任上即恢复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而被南康人入祭白鹿洞名贤祠。但进入都察院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监察御史是通掌弹劾、纠察、建言的官吏,当时的都察院正汇集着一批如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的御史、副都御史,他们与“以激浊扬清为己任,多言人所不敢言”的李应升极为投机,一起参与了对其时如日中天、人称“九千岁”的魏忠贤的斥责和弹劾。天启四年,李应升在都察院掌管章奏,作为言官,他的确是个撰写奏章、疏谏的高手。担任御史3年多,写下数十篇奏疏,其中有影响的,如《缕诉民隐疏》、《救万燝疏》、《劾魏忠贤疏》、《劾魏广征疏》,以及代高攀龙所写的《劾崔呈秀疏》。因此,他被魏忠贤集团视为眼中刺肉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不久,魏忠贤集团即把高攀龙、周顺昌、缪昌期、李应升等100余人列为邪党。天启五年,缪昌期、李应升都被削籍归里,逐出京师。
* l+ P7 t7 A! C: r2 k  F    但回到了原籍,却还是逃脱不了魏忠贤集团的诛杀。次年三月,缪昌期、李应升同被污以与苏松巡抚周起元案有牵连,先后被逮送入京师大牢。在缪昌期解往京师的途中,已经危在旦夕的李应升非但不避嫌,反而专程赶来同他告别,为他送行。同月,李应升被逮入狱。他受尽严刑拷打,却始终忠贞如一,无一招词。他早已做好了舍身成仁的充分准备,在他慷慨就逮途经常州时,他曾对前来探视送行的好友、复社名士徐元修说:“不必如此哀痛,他年史笔借重数言,便堪不朽耳!”这年六月初四,李应升被阉党秘密杀害,年仅34岁。但他确有预见,崇祯初他得到平反昭雪,被追赠太仆寺卿,谥忠毅。江阴城内文庙名宦祠东侧,还特地建了一座“双忠祠”,祭祀缪昌期、李应升两位东林英杰,确实英名“堪不朽”了。而活着时便大造生祠的魏忠贤,最终却真正的遗臭万年。! c. `& @6 t) w9 i. M: U- m2 q
    此处写一闲笔:李应升先祖为色目人,始祖为嘉那,从二世始开始迁入江阴为官、定居。而缪昌期为蒙古人的后裔,其祖为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的蔑儿乞惕氏族,后该氏族后裔改为汉姓,居苏北如皋的一支改姓冒(明末清初文学家冒辟疆即属该支),在苏南江阴的一支改姓缪。元朝时,人分四等:一等为蒙古人,二等为色目人,三等为汉人,四等为南人(南宋治下的汉人)。也正因如此,有论者云,缪昌期、李应升不畏威权,敢于舍身对抗魏阉集团,对缪昌期而言,有着任性使气、我行我素的草原作风这一家族基因的影响,对李应升而言,则是“求务实重干才”、渴望“直身任天下之事”这一薪传火递的家风的影响。这种基因论,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很大程度上只是姑且一说罢了。但是由于北漍与杨舍近在咫尺,加上与缪昌期这一层关系,李应升与杨舍的渊源自然是比较深的。) {4 i' G/ i% S& T* Z
    《茶亭后阁记》不过寥寥数百言,在这篇小记中,李应升借居士“浚井施茶”,造福乡里的善举,向世人宣扬“一针一缕皆得作佛”的无上佛法,也希望世人能够多行善举,普济天下。小记中言语的恳切、温和,与他弹劾魏阉时那种辛辣、激烈的词语相比,真是不啻霄壤,对比实在是太鲜明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