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红豆寄情

...
      凤凰镇香花浜旁边有棵千年红豆树,虽然长得郁郁葱葱,却不肯开花。据说它是一棵有灵性的树,原先种在鸷山上的昭明太子读书亭旁边。
     在凤凰镇民间有首歌谣:“结识私情碧云庵,手植红豆定终身。太子尼姑结同心,姻缘虽好难就成。”介绍了红豆树不开花、不结子的缘由,因为它看到了人间美满姻缘被拆散的故事。
传说梁朝时代,梁武帝太子萧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太子,父王十分喜爱,为了培养他成材,就交给他一个任务,将先秦至梁八百年间的诗文辞赋,选编成册。太子遵从父命,组织了一批文学之士,聚居在“礼仪之乡”的信义郡顾山香山寺内,集中编校著述;还将宫廷藏书,搬到永庆寺文昌阁中,作为书库。太子亲自主编,十分辛劳。
   有一天,太子萧统心里昏闷,走出香山寺散心,不觉走到顾山集市,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当他走到一爿豆腐店门口,看见一个年轻尼姑在买豆腐。那尼姑生得眉清目秀,真有沉鱼落雁之貌,婀娜多姿的玉体,似天仙下凡。太子顿时眼前一亮,看走了神。
这时,女尼见这位相公呆若木鸡,不觉淡淡一笑,笑后又觉得失礼,羞得满脸通红,赶紧离开。太子看那女尼好像一支盛开的芙蓉花,煞是可爱。当他回过神来时,女尼已走远了。太子就命随从跟上去了解究竟。随从一打听,原来她是鸷山脚下碧云庵的小尼姑。
第二天,太子备了香烛,到碧云庵去上香。当走近鸷山坡,远远传来一阵筝声。太子精通乐津,听出弹的是抒情套曲“凤求凰”。他边听边走,走到庵堂门口,突然音乐停止了。
太子赶紧踏进庵堂,在院庭廊下,见有一位女尼在拨筝,那女尼就是昨天看见的“仙女”。
女尼看见有客人进来,要紧起身见礼。太子还礼时,看到筝上十三根弦中断了一根弦,故而乐曲没有弹拨下去。素有高超技艺的太子,毫不客气的坐下去,省去断弦,重新组合,以弹十二根弦的技法,将“凤求凰”乐曲弹完。那女尼又惊、又喜、又敬佩,露出了满脸笑容。
俩人操琴,早被师太看见。她发现这位青年,相貌堂堂,彬彬有礼,却是布衣朝靴,定是位不凡人物。于是,就热情地招待香茗。他们在交谈中,得知师太原是前朝官吏之家,只因官场争斗,男人与儿子客死他乡,她看破红尘,出家为尼。今带了孙女妙云,教他琴棋书画,做个知情达理的女子。太子也直言不讳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份,还告诉他暂居香山寺编书的事。三人讲得很投机。
之后,太子就经常去碧云庵与妙云作诗弹筝。这时,太子发现鸷山顶上有座季子祠,于是,他把读书地点,从香山寺搬到季子祠内。从此,两人的见面机会增多了。一来二往,俩人产生了爱恋之情。
太子搬迁读书地方的事被任信义郡守的叔叔萧文知道了,就告诉了梁武帝。梁武帝特地赶到信义郡,一面检查编集情况,一面教育儿子萧统要以“三玄”为模,认真读书养性,可以早日接他的皇位,并且还带来了一棵南方进贡的红豆树。
太子就把红豆树种在鸷山读书亭前的院里。
那一年春夏,红豆树满开银花,太子与妙云在树下吟诗弹筝,非常开心。太子不觉唱道:“郎爱红豆姐爱花,恩爱私情红豆下。”妙云随即和唱道:“豆似我郎一片心,奴身洁白似此花。”
这时,明月当空,凉风习习,两人跪在红豆树下,决心以红豆树为媒,联结同心,早成夫妻,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不久,梁武帝又知道了,就写了《送子文》一篇,并敕令香山寺的编书地址,搬到虞山石梅苍圣祠内,太子的读书处也搬到石梅。但是书库却还留在永庆寺,所以太子借‘找资料‘为名,常回鸷山,与妙云相会。
不久,编集任务完成,太子必须回宫。临别,太子对妙云说:“这次回去,少则七天,多则半月,我一定接你回宫。”两人忍着即将别离的悲痛,在红豆树下,合奏一套“三洲曲”。
太子回到宫中,梁武帝不准他再出宫。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太子求得皇后的同意,连夜赶去河阳信义郡,到鸷山接妙云。
当宫车驾到碧云庵前,却见大门紧闭,空无一人。太子奔上季子祠,只见红豆树上挂着一架秦筝,红豆树旁多了一座新坟。太子抱着秦筝,跪在坟前,对着红豆树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太子回到宫中,面对秦筝,写了一篇宫词《咏弹筝人》:“故筝犹可惜,应度几人边;尘多涩移柱,风燥脆调弦;还作三洲曲,谁念九重泉。”不久,太子郁郁而死,是年不满三十岁。
从此,鸷山红豆树再也不愿再开花,人们就称它为“相思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