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沙洲风情 寻找年货

本帖最后由 bcbn 于 2016-12-26 09:36 编辑
/ R; f# Z6 o) y0 Z( b4 v0 X9 p1 S  R0 n9 J7 F1 k. |2 s  s
杨宇飞/文
4 i0 ?7 w' H7 d6 }9 |+ o. J6 h& W! Y$ d. K1 t
    年夜饭,至今依然是所有华人过年的物质载体。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的不仅仅是食物,这时的港城,农村炉灶上待熟的白水糕蒸腾起袅袅烟雾,蒸糕老师傅谈笑风生一脸笃定;密密麻麻的咸鸡、腊肠后面,人们眼神里满是温存……" Q7 w3 T* Q' S' i" s

, y, M- X: I/ ]6 f) S) g    我们为你发现的不仅仅是一些地道年货,还有生活的图景。每一道年货的厨艺传承背后,是流动在美味当中的情感。而这正是我们以文字和图片,连续第三年奉上“年货”这一特辑的宗旨。
# g1 ~2 m6 L9 W  c& p! T+ o9 o# A3 [; f0 L2 J
    需求量再大,也必须自然风干
0 |+ u! I# D4 P+ {7 V
  _+ K; S8 l6 f    与广东熏腊的精致不同,港城腊味就像江南人的性情,慢条斯理,要的是自然风干那股风味。所以,在港城市区很难找到一个大量做风干腊味的店,吃好的腊味得随性找到乡下有足够场地的地方才吃得到。6 }, E' f) E* `7 X: f
$ N7 ?9 l; V0 T6 b
    在沙洲风情餐饮店,记者找到了成片的腊味,有酱肉、咸肉、咸鸡、咸鱼等,这已经是店内连续第四年制作腊味。“刚开始只供应餐厅,后来喜欢吃的顾客越来越多,想买回家吃。”沙洲风情餐饮店总经理詹亚军说,谈不上有什么秘密土方,就是请农村有经验的主妇们用老手艺制作,“腊味要好吃,首先必须自然风干,风干的时间也很重要,根据天气变化,起码达到半个月时间,才能腌出风味。”6 d2 o4 e/ g. I. _& s( F% Q
3 K$ E7 C7 _$ J+ [5 ?+ K# {! n
    最难做的是酱肉。詹亚军说,哪怕需求量再大,也必须保证自然风干,而且一定是阴干、通风。“比起广东的熏腊,这种酱肉更入味,有一种轻盈的腐香,却又没有烟熏气。”同样道理,咸鱼也是将新鲜鱼剖洗干净后抹上盐晾起来。
$ R' q6 E% i2 E" e  i" E
& b$ o2 w  q4 L- r, y9 u- [$ `    作为土生土长的张家港人,詹亚军对港城人的喜好非常了解,他说,过去物资匮乏,过年前,数量不多的猪肉、鱼、鸡还要分发给家家户户,为便于保存,主妇们将这些“鲜货”腌制起来,尤其咸肉,四季都会用来备用,家里临时来了客人,取一块咸肉蒸了,再加两道蔬菜,就是一顿待客饭。1 Z% x# o; o! ~9 r
. n. R; m4 {0 r: U' _. X1 J' H
    沙洲风情餐饮店现在每年制作腊味上千斤,原料都由詹亚军亲自把关,全部选用新鲜猪肉、鱼、鸡和鸭,“以猪肉为例,一般200多斤的猪杀了,肥瘦正好,做出的腊肉十分好看。”詹亚军已经十分有经验。% @: \5 [, l6 P# B+ v& n& p: V% L

' y. E( U& H, v" I( t$ p    据说有一次,新来的大厨提出腌制时加“硝”,可使腊味看起来色泽鲜艳,这时一旁的厨师赶紧反对:詹总最忌讳的就是加各种添加剂!# x) B4 l& ]+ w4 v7 \( ^

$ V' J4 e8 {  a9 U/ k    市区其实也有名气很大的酒店推出腊味,味道好是好,终究不如这农村的老手艺。厨师不过随手炒了几种腊味,大青菜正是当季,霜降后再炒尤其甜鲜,配食腊味最合味。2 K% Q. b' j! L1 b+ p* ^

; F/ ?6 b  D. D8 K  E0 ]1 r    蒸糕是门技术活8 o8 t1 e& ^/ u* {3 i( ]. F

1 [; T; B: w, t0 A1 z    可能因为自己做年糕生意,59岁的倪南山依然特别讲究这种传统年货的制作工艺。1 |. ^: q& N$ V( z) F
- |; d2 ]7 H* t' C0 {4 X* p7 w/ G3 X
    倪家住在锦丰镇光明村做蒸糕生意32年,此时的倪家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村里的唐阿姨一做就是100斤糯米粉,还有港城四面八方的人涌来做糕。倪南山说:“从现在一直到除夕,基本没得休息了。”
5 m7 d/ t' c% Q+ j/ Q/ r: I; N) X: W7 I

0 s5 k; S8 o9 P3 {一根线,就能轻松切糕3 b' q/ y- E2 _

1 n# d( i- `2 S) U/ w' B    倪南山的儿子倪龙已经35岁,如今渐渐接过父亲的班,也学会了这一独特的技艺。
! X# m# I' ?, O- b% B
; N, h: c3 L: s  z4 I    倪龙记得,儿时每年年前生意最忙,父母常常要熬上一整夜不能睡觉,越接近春节,小孩子们越兴奋,在蒸糕的灶头边推推搡搡,打打闹闹。“父亲手巧,还会从和好的粉团里揪一团,捏成小动物的样子。“至今记得拿到过一个小兔子形状的,软软的手感,淡淡的米香,我喜欢得不得了,一直舍不得吃。”; S' E* M: G' U( q6 l  u4 M! W
$ V% Y, J4 q8 Y9 b5 q8 x' A
    十二月忙年夜到,挨家挨户做年糕。港城人过年记忆里多少有一点年糕的影子。毕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厨房里那一大缸用清水浸着的年糕,才是节日里最朴素的一种丰盛感。* }3 m: F& o- a0 c* [! z3 R0 H" M
' E' L; i- s+ q  F; Q# V
    “在外面玩疯了,又饿又累回到家,母亲从水缸里顺手抄起一条年糕,灶上烧水,放进去‘咕咚咕咚’蒸熟了。用筷子插着,绵绵软软,蘸点白糖,就是最美味的零食。”倪龙记忆中的年糕一直都是一大美味。( Q; @' u- B) H! k9 c, p% [  [. P5 L
' Q  k; j4 k0 H: f/ N3 I4 D: H
    倪南山蒸糕似乎有天赋。据说,在他之前,村里有其他蒸糕师傅,但随着糯米粉越来越细,和米粉越来越难,蒸的糕总不熟。一天,倪南山试着蒸了一回,没想到一次成功,从此成了村里的“蒸糕好手”。
( o+ U1 o, l2 t) L. _; C8 l6 W; K
# q& h. Y0 Y% s    有一个细节让倪南山至今难忘:原来那位蒸糕师傅离开前,特意找到倪南山,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的背,说:师傅啊,我出丑了。说完便默默背着蒸屉走了。  ^7 h2 ?6 X+ j& S% d4 c

0 [& h. P$ a* b1 Q    倪南山说,这是那个年代的人们,对手艺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尊重。之后,村里也出现过其他蒸糕师傅,但不是蒸不熟就是蒸不糯,只有他,最终坚守了下来。8 d! q  q& Y# x8 _  g5 y
4 A$ Z8 `. K; e9 L/ k& x" M
    在农村,有个迷信说法,蒸糕蒸得好预示着来年一切顺利,否则就不吉祥。有的蒸糕师傅忌讳陌生人离炉灶太近,有位来倪家蒸糕的黄老伯告诉记者,有一年他去另一位蒸糕师傅家订制年糕,结果全部没蒸熟,蒸糕师傅居然大骂起来,责怪黄老伯的生肖和来年生肖相冲。
+ v) U; x% R% b8 Z  k& F3 E
, T3 l( I3 k" S9 _6 G/ V3 ~    “放心,我从来没这规矩,随意围观,人多还给我解闷呢!”只见糯米粉在倪南山的手中揉、捻、搓,把极细的糯米粉和成几乎没有大颗粒的面糊。倪南山说,力道、添水都要恰到好处——水若太多,粉就会粗糙,做出来的年糕松松垮垮,水若太少,米粉会生,年糕口感发涩,究竟和至怎样的手感,只有倪家父子知道。
( J) k) b5 g7 b( h6 r1 N5 H% W  g& ?
    炉灶上一层粉蒸熟后再撒一层,什么时候撒,怎样撒得平,什么时候起锅,倪家父子也都全凭肉眼就能精准判断。“蒸糕最重要是把握火候,不可太生,也不可太熟,等粉熟透八九,形状如松糕的时候,就差不多可以起锅了。”倪南山说。: D' A7 I$ r) @# Z3 r. `
7 ^1 \6 B/ H! ^
    “手工做出来的年糕,真的比机器做出来的年糕好吃吗?”记者问倪家父子。
& L8 _2 L0 m! V, H4 Z6 Z8 t
3 U- G4 D" c4 o" r- y, q! a; E    倪南山连连点头:“当然,当然。”一旁的倪龙说,从技术角度讲,机器和面肯定比手工更均匀,可能质感更好,“但所有手工的魅力都在于,以心待物,有温度,有情感。”的确,我们对食物的喜好,从来都受记忆、情感等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V2 z$ r5 Z+ K0 a  u3 |# i1 j" D3 I

3 Q4 K9 @( I4 y% g! H8 x3 v; \: J    与北方的面食相比,港城的水糕在形式上总有些单调。于是,倪家父子这几年增加了高粱糕、南瓜糕、玉米糕、紫薯糕、血糯糕等多个品种,高粱、南瓜、玉米都是倪家自己种的,健康得很。
! |" Y8 m) V; t/ R
) {- ~3 p+ ?' S* E  r( i    至于年糕怎么做最好吃,完全是个人口味,有人蒸,有人煮,有人煎,酒酿年糕、桂花年糕、油炸年糕……胃里立刻有一股暖意上来。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