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恬庄古镇


恬庄,为古代城堡式集镇,处江南水乡,风光秀丽,背靠河阳山,临浩瀚长江。恬庄在苏南众多水乡小镇中更具有绝无仅有的特色:发达的文人文化,状元、榜眼、进士之多居全国农村集镇之首。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全国小镇中也是首屈一指。昌盛的宗教文化,这么多的庙寺堂殿在全国农村集镇中也为罕见。明清的海关、更楼,到项羽起兵的唤英台,这些多透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恬庄古镇位于凤凰镇河阳山东一公里,在三让浦与奚浦塘之间,旧时人文商业发达,街道河塘纵横、寺堂观祠众多,在江南水乡小镇中独具特色。
相传唐宋兴盛之极的河阳古镇宋末元初突遭兵戮,数千间房屋毁于战火。河阳山东麓约二公里外有一条小溪奚浦塘弯弯曲曲流过,小溪没岸被幸存的镇民看中,举族迁徙定居,于是有了恬庄古镇。清代乾隆中期,古镇进入了鼎盛时期。恬庄古镇人文荟萃,状元、榜眼、进士、举人等数不胜数。

榜眼府是清代初期孝子杨岱所建,到了咸丰时期,杨岱曾孙杨泗孙考中榜眼,后退居乡里,门前立有四根旗杆,因此当地人又称“旗杆里”。该建筑绵延百年,数次修建改建,有清代前期仿明建筑的风格,也有清代中后期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制规格很高,是清代典型的官邸建筑。修复后的榜眼府共有门厅、轿厅、正厅、内堂五进,内一门额上书有“外言不入,内言不出”字样,这是当时治家行政的格言。
杨氏孝坊建于清嘉庆十一年,硬山式建筑,坐西朝东,为清政府表彰孝子杨岱而建,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修复后的杨氏孝坊为四进厅屋,格局与榜眼府类似。孝坊第一进,室内曾有石牌楼一座,上有嘉庆皇帝的《圣旨》两字的镂空石刻一块,今保存完好。二进正厅中墙内嵌有《谨表孝行杨君家传》石刻三块、《杨氏读书田记》石刻三块、《布政司执贴》石刻一块。三进为祭祀之用,四进为供奉牌位之用。杨氏孝坊的修复为研究当时建筑、历史及人文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杨氏南宅位于恬庄古街南侧,为清代名士杨岱(元峰)所建,典型的清代仿明建筑。由原留存的遗迹推测,该建筑共分四进:门厅、仪厅、大厅和后厅。修复后的杨氏南宅,展示了南方小家碧玉典型居室之小巧玲珑。
恬庄古镇区还有一条遗存长度为280米、遗留阶石481块的古街,古街大小弄堂古色古香,明清建筑、古井、古银杏讲述着岁月沧桑,而古街上安详自在恬静怡然的生活节奏,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恬庄名门望族的祠堂共有四处,镇外河阳有一处,电视里边的祠堂总是给人一种审判的感觉,非常严肃,不知道现存的古镇中的祠堂会不会也会给人一种回到当时的感觉。
恬庄的花园老宅有六处分别为杨氏孝坊、孙承恩故居——孙家花园、杨元峰故居、杨氏南宅、张家故居、陈家故居。每一处故居都延承了江南花园式的建筑风格和古时候几进几出的院落格局。
古镇中的坊池是唐宋时代菊花酒酿造处、唤英台是项羽渡江西去的练兵台、状元台是陆器读书之处、烈血池是抗金英烈殉国之处,古镇中不经意间见到的景致就一定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一定是动人心弦的。

收藏唐宋明清碑刻有数十方:《蒋廷锡墓志铭》一块、《庞钟璐墓志铭》二块、《庐庄王氏祠堂碑》一块、《唐·孙氏墓志》一块、《蒋朴堂墓志铭》二块、《蒋廷锡墓罗城浮雕二块》、《乾隆、雍正、康熙御书碑头各一块》(残)、《明代墓碑四块》、《钱理平墓志》一块。每一块碑刻都是一段历史,每一段历史都是无法重新上演的过去,所以它值得我们了解和记忆。
恬庄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河阳山歌、河阳宝卷、河阳民间故事、丰富的民俗传承(庙会、录节及民间节日的丰富事像),流传了几千年,可能有的已经消逝,而留下来的就一定是我们要去珍惜和传承的。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