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3
- 威望
- 1148 个
- 金钱
- 1124 枚
- 贡献
- 0 点
|
3#
发表于 2016-10-7 15:07
| 只看该作者
是年,境内胜利初级中学并入。全校开设24 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2 班(学生0 Z }' P" G2 z: C
674 名)、高中12 班(学生755 名)。1990~1992 年,学校进行较大规模的扩建改
2 G( E/ |$ q6 S9 K6 F造。1990 年,先后建成400 平方米的学生实验楼和1020 平方米的宿舍楼,学生3 v* g7 C5 |. g2 }3 C7 A
实验条件大为改善,并结束学生校外寄宿的历史。同时,建成当时县域内首屈0 p& ?" o( H" n) X/ i! }4 m) f
一指的灯光球场。1991 年9 月,集教学、办公及兼具阅览、娱乐活动功能于一0 G# G+ M e9 W
体的3 层综合大楼(885 平方米) 落成。此后,又先后建成阶梯教室、知识画
, ]' X+ x4 ]3 L廊、200 米的环形跑道和长度100 多米的林荫大道,改建了校门,增添了现代化
/ w% y& C+ T* x+ \) c) F# r办公设备和实验器材,图书馆藏书增至2 万余册。至1995 年上半年,全校学生
6 Z" \6 M* A/ T& G |1400 人,教师113 人。
! O! `3 f+ ~. v" o% m8 ]% f2 k1995 年8 月,初高中分设。初中部在原址改设为“乐余第一初级中学”,高
. [' d6 g5 H. N y中部另选址(乐红公路146 号),新建“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 Z, m- }% P4 v1 F7 d
1937 年学校初创时, 校长为刘剑白。其后, 学校历任校长为钱人龙
/ M k7 U H$ _. L(1949~1957)、杨尔颖(1957~1961)、孙志强(1962~1980)、许志贤! h! p3 _! a! k1 L- C5 a
(1980~1985)、陈献明(1986~1987)、李锡文(1987~1991)、章炳文
8 ]0 S) ]# l( ]$ o% C/ R8 X(1991~1993)、黄松青(1993~1995)。8 V. Z8 c0 }* @! u+ L! f3 W
乐余第一初级中学乐余第一初级中学地处乐江路2 号。1995 年8 月,乐1 Y4 _* j; Q( @( g1 B
余中学初、高中分设,高中部易地新建,初中部留在原址,易名“乐余第一初
8 C) I2 q/ s4 \$ H. @级中学”。学校先后建成3 个篮、排球两用球场,以及多媒体室、电脑室、舞蹈
B. [0 R5 J' u0 F$ x/ o/ b室、语音室、音乐室、劳技室等专用教室。专用教室分别配有钢琴、投影仪、# J) o+ b/ j; m! X, q, T
计算机、电视机、液晶投影仪、录像放影机和语音控制台等专用设备。1998! X& g' G4 s& w+ G6 G: W) F* ?
年,被树为张家港市初中素质教育典型,其教改经验通过《中国教育报》《新华
" G. ?5 o0 Q# U" C5 R日报》等媒体的报道,广为传播。1999 年,学校建成1 幢800 多平方米的3 层南
7 H) U0 W. B) A% s4 D2 R/ T向教学楼(8 间教室、1 间办公室)。是年末,创建成为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
$ K: W2 {1 J" r! V范初中。2000 年,建成1 幢3000 多平方米的4 层南向教学楼(24 间教室、8 间办
& @# b) f: f! Z6 \# ~+ j公室)。至2002 年上半年,学校开设34 个教学班,学生1993 名,教师104 名,- l5 b, `- f7 }& W
其中大学本科学历教师30 人,专科学历69 人。2002 年8 月,学校与双桥初级中; V* ~% a7 f% S8 ]! V( K3 B
学合并,恢复并沿用已停用46 年的“崇实”校名,组建成立“张家港市崇实初
4 I- i" u% H, A9 K" {6 B级中学”。
) D) Q) O' d8 }乐余高级中学地处乐红公路146 号,此为1995 年8 月乐余中学初、高中
, Q7 A1 i3 a w0 d% E! Y. d: Y D分设,专为高中部选择的新校址,高中部迁入后独立建制,学校以“张家港市 L# y% b5 X% |$ B) h+ I
乐余高级中学”命名之。乐余高级中学于1994 年由乐余镇政府投资1350 万元建
. z* \+ m& j6 `( _2 r& k4 B造,翌年8 月竣工交付使用。校园占地4.3 公顷,建筑面积2.1 万平方米。1995! _# |/ z& F- d: r
年9 月,招收高一新生6 个教学班,344 人;加上原高二4 个教学班,188 人;高" Y! F$ A" m7 T1 ?- f% ?
三3 个教学班,357 人,全校共计13 个教学班,689 人,教职工68 人。黄松青任8 r8 k# O( I+ D6 Q
校长。 o. u' \% _) H' _$ e; n& O
2000 年9 月,学校征地1 公顷,新建4800 平方米的科技楼和2100 平方米的) I8 J; e' P: ^$ |* a U
学生宿舍。2001 年5 月,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确认为江苏省级重点高级中. D! A' q. u) t) U" |; Q; y) S
学,苏州市副市长、博士生导师朱永新为学校题写“以人为本,以信育人”的# @& O4 }$ S' r% k( u7 j+ r
校训。同年,一幢5400 平方米,集体育和艺术活动于一体的体育馆落成。2004& P, i$ Y' n) D3 v" y
年3 月,学校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07 年8 月,南丰中学高中部整体
6 U+ L/ P1 x5 w$ v: x8 Y/ F并入。2009 年,学校高标准通过省三星级普通高中的复评。2013 年5 月,学校
: T, w: v9 j, g3 z6 i2 A1 t/ l+ U# v成为梁丰教育集团成员校。
/ u: h# @# d6 A+ P# R9 S至2014 年,学校开设36 个教学班,学生1152 人,教职工152 人,专任教师
) ?# J8 b8 \7 R# z1 D* B% H; ~学历本科及以上为100%,拥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含在读) 42 人,苏州市9 k2 v! b7 \' U, H
名教师1 人。- s3 q, O- y$ S; e2 ~5 f! G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尊重个性、全面提高”的办学理念,彰! e% Y, S: M1 B% w7 o
显“办品牌学校,造福百姓;创优质服务,回报社会”的办学宗旨,力行“团
* N2 s K% p" l; `5 L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善教、严谨、崇实”的教风和“立# B% ^* m6 N7 Q: y4 W4 m
志、勤学、善思、进取”的学风,着力建设美丽学校,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4 s2 l& \8 E6 z
学校的创新教育和科技竞赛以及社团和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声有色,颇
1 S7 T7 u" K' X- d建成效。为增强学生实践过程的体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学校于2011 年( x" U3 Y+ M3 H
成立实践创新工作团队,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通技、信技等9 V# y2 d) V, H& N
多门学科。团队的主要工作是:开发创新教具和学具,创新课堂演示实验,有; H9 H" i; I0 S1 H# ^
效增强学生对科学规律的体验,以解决教学过程的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开设% ?( Y5 f0 O" \( M; F* `7 t J
实践创新特色校本课程,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开展学生科技活动,提高学6 _& w2 \1 Q4 L/ ]
生科学素养。学校高度重视实践创新教学工作,累计已有30 多件创新教具和创; b. u+ u, V' S/ e! {+ T
新实验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其中获苏州市一等奖以上荣誉的作品有10 件,在苏
, u1 K" O* ]8 W1 m* W8 Y1 ~州地区名列前茅,团队负责人黄卫良两次在全国教具评比中获奖,获“全国自
& f% l7 d+ u- o- J% n, x# E制教具能手”称号,在创新教具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在创新教具活动中,一
5 b: @, s2 Q# t# w- a" T9 D4 R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在2010~2013 年度的苏州市创新教具评比中,多次获
2 r1 \7 m6 P4 s- ^奖。学校“实践创新教学”经验的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发表20 多篇,学( U" P# W- T) h/ t* i. ^2 D: B9 X
校被授予“江苏省自制教具先进学校”荣誉。与此同时,学生科技社团在苏州
$ |5 Q* A3 O% O市第四届“高士其科普作品创意大赛”中获奖人数位于张家港市各参赛学校的
* R* H4 y7 N, o3 h0 ?前列。( y2 ?5 X+ O+ x5 y' ~1 ~3 u& ~. ~! f
学校先后组建各种社团26 个,如DIY 创意社、女子足球社、数字油画社团
$ g- N2 @2 V* N, [和电子制作与创作社等,高一、高二的所有学生均参与社团活动。学校组建的& W+ B) H, ?! y+ _4 @
乐怡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有22 名教师成为志愿者,组织开展了文化志愿者走进' t2 G: u& F, t; H+ ?" e6 o" i \
乐余社区、义务植树、学雷锋、清明祭扫与乐余敬老院结队共建等一系列志愿) }$ r, {5 i' R, h* A4 u
活动。
' c! o/ {) b& A+ B5 q3 v( h" F学校校风淳朴,教学严谨,人才辈出。曾培养出如中科院院士章申、导弹1 T2 @' E. W, J& I7 |) f/ G
专家倪汉昌这样的学界巨子,曾培养出如驻纽约领事馆教育领事陈永祥这样的1 d' Z& c# A2 j" X3 c
外交人才和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区学院教授张永政、河海大学教授张行南这样
& r" E: ?0 P' {7 t1 x4 B的学术英才。' M) G& b" J+ {+ W* j
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重点高中”、“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苏州
4 w# `5 a8 }! E$ x6 L% R6 C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
* N3 R7 j8 K9 i# N& ^( ^市平安校园”、“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7 L( X2 d: N v0 _0 `! m
“江苏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先进学校”。1 E/ p; C H& p l
乐余中学,从其前身1937 年创办的静山初级中学起至新世纪,坚持办学近
( C8 w4 Q7 }% o5 G) X+ A( ` ]80 年。近80 年以来,校址和校名数经变迁,但办学宗旨始终不变。莘莘学子接
5 C/ I4 }) z: [' C踵而至,鱼贯而出;代代名师传道授业,教书育人。80 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 l/ f: ?7 u; M6 f/ [! M. m. Y
民族的兴旺,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他们或
8 x ~ j0 | O& O E1 w继续深造,或直接走上各种工作岗位。他们大多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其智慧和
3 z2 ^/ c' v* p, J# S( d0 F) g- E力量,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涌现的杰出人才,如1942 届校友高章博教
# ^2 A2 o4 C! g+ u6 R授,曾任中国纺织大学管理系主任;1942 届校友谭政,曾任海军学院训练部主- y( s) r# E% A+ k- O1 F6 C4 o1 o
任(正师级);1944 届校友朱见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宝山钢铁公司副总
0 K6 r" p% _; S# [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46 届校友倪汉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
8 I5 X+ D- m( U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49 届校友章申,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49 届校友! y8 U2 \3 x9 y8 T; \* _
施广成,曾任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党委书记(正厅级),副研究员;1955 届7 t- r& s+ _9 n+ Q, p
校友黄廷荣,高级工程师,曾任国防科委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技术处处长,被
: D6 ]5 B' u8 W' Z$ h) v1 v& n收入《世界名人录》;1961 届校友张永政,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曾任第二军
`- @) z- a4 y( O$ h医大学南京军区医院教授,海军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正师级);1963 届校友陈( b! l: o) f4 ], g
永祥,曾任澳门科技大学教授、驻美国纽约领事馆教育领事、南京大学霍普金
8 \5 v0 T, s, i6 `; a: i# m: o( @9 u斯大学中美中心主任、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74 届校龙张新泉,清华
: M' L% h9 d: d5 o% Y' o大学毕业,博士后,曾任清华大学机械系讲师,获蒋南翔优秀青年教师奖,现& s% z$ l4 _2 Q% Q" _2 s
受聘于澳大利亚联邦铝业公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 Y3 A' z3 l8 c% L. B3 d0 x `% y& i独立建制后的乐余高级中学历任校长为:黄松青(1995~2004),张建华
9 ~4 K2 Z4 ~: H# t1 H' _! x/ N(2004~2005.8),王柳军(2005~2011),王辉(2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