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
- 威望
- 933 个
- 金钱
- 1063 枚
- 贡献
- 0 点
- 来自
- 合兴欣隆村
|
10#
发表于 2016-4-26 11:31
| 只看该作者
全乡校办企业前茅。依靠校办企业收入,1980 年兴建了8 间厂房,1982 年兴建* s* h5 `6 h- L* ~$ `
了一幢教学楼。期间,东新小学、红星小学、红光小学先后并入店岸小学,学" F8 d1 M, |1 l3 @* K5 }
生数猛增到780 多人, 14 个教学班,教师24 人,成为锦丰地区规模最大的小
3 Z N! n2 ^. `0 I) Z1 r学。1981 年3 月,是全国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加义: C ~5 D+ ~8 [4 U1 {
务劳动,奋力拼博,开河垫土,扩大操场,兴建花坛,绿化校园。当时,我坐2 @8 T( j9 X- C' D- t
着校办厂水泥船到上海县苗圃购买的两棵雪松至今仍苍劲有力。1984 年,店岸/ T* B4 y: z# U8 B! |
小学工会小组被苏州市总工会授予先进工会集体称号。1985 年8 月,我调镇教
. [. f% p) u9 b- p" ], Q$ y! Z* p/ D育管理办公室工作,丁金才任校长。. }6 n% q7 ]9 k. {& _* z: {
1988 年,镇政府拨款8 万元,在路东小操场南侧兴建了一幢建筑面积500 平$ x/ x* c, N0 ?$ t4 S
方米的教学楼。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过程中,学校筑起围墙,开设图书
2 E0 ^5 e0 w8 h: |7 o% a& q# k馆、音乐室、仪器室、少先队活动室,更新了所有课桌椅和讲台,添置篮球% j7 ~! X6 N$ l$ }1 W( t3 X; q9 ^
架、联合运动器械,兴建水冲式厕所,美化校园。1991 年12 月,学校顺利地通5 A& e% g! u6 Q; [$ R6 y9 ~
过了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验收。1997 年8 月,黄志清任校长。由镇政府投资
* k$ f, G* J& g* i兴建在河东操场北侧的一幢三层教学楼正式启用,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了进一5 J; N$ m. b. w
步提高,素质教育迈上了快车道。1998 年,学校占地面积6396 平方米,建筑面
* J: Z1 g. T) l- ~7 m; Q( J积达1898 平方米,14 个班级,610 名学生,16 名教师。2 V) [) @3 d9 _7 {. r+ g$ d7 z6 x* t
2001 年8 月,陈春鸽任校长。2005 年8 月,沙惠中任校长,直至2007 年8 月: ~: q0 ]+ G3 J; v& D$ t9 u' F
店岸小学分别并入锦丰中心小学和悦来小学。9 r X2 I3 a W5 }, ~
店岸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沙上学校。从1916 年创建到2007 年撤销建. z: [7 Y$ m) v$ o" y: R$ z
制,走过了91 年的光辉历程。历尽时代风云、世间沧桑,一批又一批园丁辛勤* \0 |0 K8 Y% ^7 ]9 w
耕耘、奋力开拓,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谱写了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篇) I `' p4 ]9 A; @
章。
* E$ w( X* ~, P( C* s+ K# R. b" b1 Z# Y' e$ P1 U$ O
两所重名的元兴小学
5 z3 D" _% M3 R F* `杨茂胜徐平4 R" Q. o- C4 n& ]9 y7 a
锦丰地区,历史上有过两所校名相同的元兴小学。
, I" ^+ `; Z: c4 L, P7 Q一所创办于1946 年9 月,创办人黄云直。校址在原民丰乡(解放前福鸿乡
3 d' p' j! j9 a) @/ T q的东部) 的元兴圩东北部,后来的锦西大队部西侧(锦西大队西临二干河,南
. E0 |! f# b: H倚锦西河)。另一所创办于1952 年9 月,创办人顾怀高。校址在西港乡(解放前3 M( x- ]* h' a
为永安乡) 一个也叫元兴圩的地方,该圩塘在夹漕港注入北中河的东面,北倚
2 ^2 Y' D& o) K北中心河。3 H) a0 h! ]! [8 |
民丰乡元兴小学1946 年夏,合兴大南中学高三毕业班中有两位高材生,9 R0 J+ \: F: \3 V( L& E
一位叫黄云直,一位叫陈维新,他们意气风发地回到家乡,要在惠及乡民子女
0 c2 B% {2 C# p( O的教育事业上施展拳脚。他们借用元兴圩(俗称姜家圩) 边上一个叫元兴小圩 _8 ]& r4 K2 }
的农户黄金根(黄云直父亲) 家房屋的两房一披间作教室和办公室,开办一所3 q" U+ ~" s f
初级小学,以圩名为校名,称“元兴小学”。单班复式,招收一、二年级学生404 z3 D- n8 C! |7 b+ C: X8 M
多人。黄云直为校长,陈维新为教员,因为是私立学校,薪酬依靠收取一定数
2 h! o, h) {# H+ Q量的学费。) J$ J, J ^4 H- c
1952 年,这所学校与境内众多私立小学校同时转制为公办小学,搬出私人
* Y `: V0 g9 Y住宅,在原址东侧建造砖墙草顶平房4 间作为教室,发展成2 个复式班,学生80& m8 o7 @8 c! ?; ]; b. B( c
余人。“大跃进”时期,重建砖瓦结构的平房6 间,发展到4 个教学班,学生160# H+ i% Y, ?9 V8 j8 v. `2 l+ F
余人。校舍坐北朝南,教室前是一片架设一副篮球架的操场,校园占地约3 亩。% o# Q, i& {1 m' M
1961 年,新建锦西大队,校名改为“锦西小学”,校长为翟金祥。1985 年,拥有
: g g% x& T; F; Y近40 多年办学历史的民丰乡元兴小学撤销编制,学校师生分别转入建设小学和3 ~7 Y/ f- ]( j) u& x* P. H6 ^
郁桥小学。% v8 t, y/ B: e+ I- @
西港乡元兴小学1952 年,常熟县教育局指派顾怀高在西港乡元兴圩开
* X8 f: ]( I& w8 O. k- s# J办一所初级小学,以圩名作校名,也称“元兴小学”。学校性质为公办,2 个教9 g4 {5 f( l. d) x
学班,学生80 人,教员3 人。1956 年,这所学校与其邻近的位于广泰圩的广泰
0 S5 d3 R6 P1 x& J& s! [9 U1 O初级小学合并(广泰小学于1947 年由陈仲堪建办,初创时为私立小学。1952 年
% w4 P& T! `2 |; `1 |" J转为公办,有2 个教学班,学生75 人,教员2 人。元兴小学与广泰小学合并) p) q% A7 ^; ]' ]. m1 u- ~- r
后,校址迁移到元兴村的九队东部,改校名为“慰民初级小学”,顾怀高任校5 E0 b) p- r" W U) L# [, v4 e
长。
# |* x/ ?8 Y3 ^8 c; E这所小学校址的地理位置优越,隔老三干河(已淤塞废弃) 与乐余六大队5 Y8 ~! I: H4 } M* j6 L) v
以一桥相通。虽为乡间小道,多少年来,却为乐余与锦丰之间必经的重要通道7 z3 ^3 s7 Q2 Z, G- f* U- W0 q
之一。所以,在很长时间内,这所学校的施教范围大,生源一直比较充足。/ L1 F$ P, A$ s1 |( ^" X
1970 年,慰民小学重又改校名为元兴小学。1978 年,西港大队队办小学并" G& y, Y( X, G- [9 D
入元兴小学。1981 年秋,元兴小学开设6 个教学班,学生303 人,教职员13
6 _' w4 J3 x: f T+ l4 R人,校长为顾怀忠。2 M3 a% h5 g/ A+ \) Y. y4 K
1991 年8 月,建设小学并入元兴小学。此时,元兴小学的施教区大为扩
. [" g. ?" L8 O. Y大,除元兴村外,有西港村5 个组,建设村和锦西村各4 个组。
4 y, b2 J! }. q0 u7 N1998 年,学校占地4988 平方米,建筑面积913 平方米。开设6 个教学班,
. G& D' h# g/ {' G G% w学生177 人,教职工6 人。校长(负责人) 为袁锡高。5 _! @' ~1 ]" _* e$ X
2003 年,具有近50 年办学历史的西港元兴小学建制撤销,并入西港小学。
+ X8 { t# N9 C5 ^) O6 W) n9 h8 H# `& i! l2 d. W2 [7 Y# R3 f
五改校名的联兴小学
% |4 x8 ^6 D, f6 R+ N杨茂胜徐平5 C8 V% m, b$ _
锦丰镇原联兴小学,位于锦丰镇的北部原关丝沙(后来的联兴村)。如今,那% }+ `1 Q' U* h9 e5 T2 W
片土地已为沙钢集团公司全部征用,校舍地址已被沙钢厂房覆盖。这所学校为* h( r5 _6 d" U5 d5 {
当地宿儒黄殿臣于1935 年创办,是境内办学历史较长的小学之一。因校址在关
7 y- p7 Z. A* O) s2 i" L) O丝沙关丝乡,故创办时学校名为“关丝小学”。开办时是一所私立单班复式初级! R2 G& D+ c" }% ?5 V1 }3 }( |
小学。校舍为黄氏宅院中的两间简易平房,约有学生30 人。) P6 |+ D/ C# y- H5 Z
在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并无发展,但始终艰难维持。抗日战争胜利,校名
+ \2 `: Q$ J9 R1 M$ X- W, G改为“复兴小学”。这校名含有两层意义,其一,中国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国家
0 K" B- q) C, y; Q1 Z' Y0 H( `) `得以复兴。其二,学校所在地叫复兴圩(今属锦丰镇联兴村),复兴圩东临二干# w1 p. a- E, o1 c; m- V7 Z
河,该圩围垦成圩后,曾遭洪水冲垮,后重新筑堤成圩,故名“复兴圩”。/ ]" e1 q0 r/ g2 s R
1951 年,黄殿臣的儿子黄仰之跟随父亲参加教育工作,父子办学成为当地
$ a1 T- _! f* A! q6 n佳话。1952 年,黄殿臣病逝,黄仰之接替父业,并由原来2 个复式班发展成为4
/ r g! L( M' Z [" F0 _个教学班的初级小学,学生150 余人。是年,经常熟县文教局考察后,由私立小
& n5 E2 C/ ?8 _& P4 D: h2 _学转为公办小学,4 名教师的工资均由政府负担。
, H- q$ k# q C* L1 z$ q- t. S1953 年,校名改为“进新小学”(意为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黄仰$ u' |' X, h. ~/ t1 t& Y' Y
之成为这所小学由县文教局任命的笫一位校长。下半年由初小逐步向完全小学- J& {- `0 h% v) k
过渡,招收五年级新生近40 名。1954 年,进新小学正式成为完全小学,设置6; d3 E& h7 u6 y
个教学班,学生数第一次突破200 人,教师8 人。1 }# [: O& E3 R% P- R) d
1961 年,由黄觉吾任校长。1963 年,由程诚君任校长。1965 年,黄觉吾又
# {+ |) q+ }8 x# ^3 h调回任校长。
) V! c3 o# l! l' C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师生卷入运动。少先队组织被“红小
4 L$ v! G$ m/ d5 x% a兵”组织替代,教学秩序一片混乱。1967 年,张锡其任校长。1968 年,“贫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