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3
- 威望
- 1148 个
- 金钱
- 1124 枚
- 贡献
- 0 点
|
27#
发表于 2016-4-15 11:48
| 只看该作者
中专班。学校增招初中学生,引进万资平等10 多位外地籍教师任教。1994 年,6 [8 j3 ~5 ?) i: N
招收美容美发和机电2 个职高班,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培养人才。1995" H" K4 W0 P- q1 L' K$ W4 P& d5 h
年,职高的专业设置向“三产”方向发展,主要招收美容美发、餐饮服务、旅
: j+ ^; O# X4 i' Z游管理、外事礼仪及烹饪方面的学生。1996 年6 月18 日,学校职高部挂出“张
; J# g) d2 e5 r! ]; u家港市旅游职业学校” 的牌子,成为张家港市8 所骨干职业学校之一。是年
& a( z# A4 X, p( [秋,全校开设6 个职高班,在籍学生200 多名。9 月4 日,学校成为苏州旅游教
; q* \( v; k7 [育集团成员学校。1997 年1 月,学校与南京旅游学校签订办班协议。这年暑
5 t. ?+ q7 N, h! D; ]5 j假,学校开设6 个专业,7 个教学班,共190 余名学生。
s4 J9 h$ x t6 v2000 年,学校按照张家港市政府统一规划,停止招收职高生。学校初中毕2 l! E( k0 \, v6 M/ ^
业班中考全科及格率在全市38 所中学中名列第二。2002 年9 月,新德初中撤销 h% Y; _* _8 r; e8 Z/ A0 E9 T7 g
建制,并入该校。2004 年3 月,王惠峰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2 月创建成为江4 u1 i7 J* S- _
苏省示范初级中学。2007 年8 月,张锦标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学校开始打造
" n+ _3 H$ }3 h Q“生态课堂”教学模式。2015 年上半年,全校开设21 个教学班,学生927 名,教" b# u, I* K" { J# p
职工76 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3 名,一级教师46 名,市级骨干教师19 名。! }* H/ Q, m' H: A4 X
教学设施护漕港中学创办初期,借用护漕港中心小学部分校舍,建筑面
- w6 ?! @" r3 _: v5 B积仅120 平方米,课桌70 套。是年10 月,在护漕港集镇西市梢购买民居10 余间
0 o6 P# A" I' c( n作教学用房。以后逐步扩建校舍、添置设备。1978 年8 月,建成攻关楼,1980
! \2 [6 e. N8 c0 X, s* E年8 月,建成育才楼。1981 年新建食堂150 平方米,1982 年建成实验楼、阅览( G i5 ^5 r$ a
室。1983 年,扩建礼堂兼饭厅。1984 年,建造教师宿舍。1986 年征用土地15.2
4 ? D0 x; A3 I5 P亩,建为操场。+ d) r" Y9 T- K/ r( F* C
1991 年,学校占地面积26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4556 平方米,体育活动场! H8 U8 t1 |+ z2 H9 e4 T
地10338 平方米,课桌椅650 套,藏书20503 册,篮球架、排球架、羽毛球架共6
$ k$ K' l- K5 m) h; w* a$ ?( T6 c副,乒乓球台4 副。1995 年上半年,建筑面积3000 平方米的2 幢4 层教学楼(厚+ c; @2 \& h; C( ]4 p5 |3 X
德楼、颂德楼) 竣工启用。2000 年,新建1 幢3 层师生食堂(尚德苑) 1300 平方$ G a* G. Y! e; h4 ?4 B
米,改造绿化场地5000 平方米,每间教室配齐二机一幕。2007 年,投入240 万
' v( T3 X6 h- }3 r) |元,用于操场塑胶跑道的铺设和绿化改造。2011~2013 年,硬件建设方面,有物
: m( G/ K4 q8 ~3 O0 [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建设和器材添置,学生课桌椅、学生电脑更换添置;学: ~2 e* A7 x. G5 z$ w: h
校围墙周界报警器、监控设备安装。2014 年,投入80 万元,用于外墙的粉刷美
) S9 X- {5 l1 G& r化,池塘边护栏的改造。2015 年上半年,学校占地55025 平方米,建筑面积# b" c: i" z' ]
13367 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0066 册,拥有100 兆的校园网,做到“班班通”,每
6 o g6 e- F: w: f个班级都有一套多媒体,教师电脑人手一台,学生电脑177 台。1 P5 E; M6 u& m4 ~3 L
9 t' K0 y4 E+ E% T& I- L9 [" n6 w
新德初级中学$ w6 b: d- a5 X1 E: E
苏其增7 @" p% G* a1 h' s3 t2 t7 h
新德初级中学,位于原德积镇新农桥(今属福民村) 南堍东侧,距德积镇
* |4 [9 P: S% O/ ~$ U区约2 公里。因学校地处新农集镇北侧,德积街西南,校名由两地名的第一个字+ d4 r# `! `) s: l+ z4 L7 _
组成,即“新德初级中学”。+ e7 J) U: M. \, e5 c4 R
新德初级中学的前身是1965 年8 月创办的农业初级中学,开设2 个教学班,$ ^1 L) u, J+ m
分别设在八大队(今属福民村) 和十七大队(今属福民村) 繁殖场内。1966 年8% t8 x# t+ n- H8 J, E
月,2 个班一起搬到九大队(今属福民村) 大队部驻地,定名为“新德农业中/ Y6 M! T- s$ c0 a
学”。1967 年,迁移至六大队(今德积村) 第一生产队岸田(2 亩),建校舍8# J( \4 c( f6 Q" w
间,开设4 个教学班,有学生220 名,教师9 名。
+ K6 z* z5 N; e, ? ]9 w1968 年8 月,经沙洲县革命委员会批复同意在此建办普通初级中学,校名
, _+ n; {1 A; w2 a7 K! n( v为“沙洲县新德初级中学”。从当年六六、六七、六八三届小学毕业生中招收4! w; Y/ }+ F$ Q( q! S' g
个教学班(二年制),200 多人。后逐年征地增建校舍。1980 年,两年制改为三) B$ W$ g9 ^" f: }
年制。1983 年,学校扩大办学规模,班级增加到10 个,学生534 人,教职工304 g: v, [. [( i! _% ?+ i$ Z
多人。
/ f8 F$ Z, u; i3 @% W. l" s1987 年,学校建办化工厂,烧制固碱、片碱、磷酸钠,收入用于改善办学9 r' A! F x% H4 V5 _
条件和师生福利,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书杂费,特殊困难的教师给予一定的
8 a- X) x$ c: D补助,优秀师生则发放教学奖、奖学金。% {+ s# p$ P6 ?( e/ G. f: {# x3 j
1991 年,学校开展九年义务制教育达标活动,在德积乡政府和社会各界资
, h- ~ o4 X. P* L ?助下,拆除原平房教室,新建1 幢拥有12 间教室、6 间办公室的教学楼,同时,1 m! Q; L+ r$ I
整治校容,增添体育文化用品。是年,学校占地7717.2 平方米,其中体育活动 D7 _- x5 B& d( E. S
场地2264 平方米,建筑面积2598 平方米。学校共开设11 个教学班,学生482
5 m, P9 v8 U, E7 }9 |$ ?人,专任教师22 人。年末,学校顺利通过张家港市教育局组织的九年义务教育1 M- ~: k9 n3 A+ t* B @
达标验收。后又自筹资金52 万元,建造师生食堂和教师宿舍楼,并更新教学设' P; c8 u3 v A# }8 Y
备,完善学校设施,绿化美化校园。校内一排又一排明亮宽敞的教室,平坦整
9 l; s: k2 i6 O% C% V洁的操场,桃红柳绿的育人环境,设施齐全的体育设备,令人心旷神怡。
" ~/ w1 W7 m5 o9 C% B0 b2002 年8 月,张家港市政府决定,新德初级中学撤销,并入护漕港中学,
# ^! s8 J! {) y9 q- X, h原校址成为护漕港中学的一个办班点,以缓解初中入学高峰期校舍紧缺的矛
3 G( M8 h- N; ]. U! Z, x盾。2003 年9 月,办班点撤销。2006 年,因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区建设需要,校7 U) v n* z# @, v! b/ k& C8 {
舍被拆除,新德初中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Z/ b+ j" F# e, y& {6 u0 N
该校自1965 年至2003 年,先后任校长或负责人的,有朱贵勤、田舜华、黄# k& `: V7 Y* I8 X/ ^5 v$ S) U
章宝、李桂清、黄章宝(复任)、严怀兴、严维峻、陈新生、唐锦东、顾桂根、# m7 [( b& d G. U8 l# @# s
唐锦东(复任) 等。; F9 H5 k l2 D% X( a) s% K. ^$ ^2 C
9 d5 `' \2 D" Z! y4 k
新联初级中学- M {, a5 B( `
苏其增( h& w4 O( C* R2 v/ q
新联初级中学,位于太字圩港桥南300 米处,今晨(阳) 德(积) 公路东
7 F/ a3 o! x& o* @2 t# h+ p侧。这所学校的前身是一所农业初级中学,创建于1965 年3 月,校址在新二大% w- [' T; S( C& Y5 C3 g
队(今属朝南村) 第八生产队村民张九斤家(原为陈锡林家,后卖给张九斤),
) B# {( W' R5 W5 v% h% L, A) i+ R开设1 个教学班,学生17 人,教师3 人,王峰为学校负责人。1966 年春,学校+ n w( }" ~& Q. L) E
搬迁到新二大队(今属朝南村) 第四生产队农场祝锡楚家中,田汉根任学校负( F1 i8 A! ` _3 K5 X {; W
责人。1968 年8 月,搬迁到现址,建造平房8 间,学校占地5333.3 平方米,建筑
! B& l ~/ Z W3 N3 G4 d3 T: s+ }面积250 多平方米。是月,经沙洲县革命委员会批复同意建办普通初级中学,校
) }) f: q, P a7 I. B名为“沙洲县新联初级中学”。当年从六六、六七、六八3 届小学毕业生中招收% M, A4 y/ j% [ v! l2 | d
3 个教学班,100 多人,学制为二年,教职工8 人,以后逐年增建校舍。5 S: h. a P* g; ^5 {* m
进入20 世纪70 年代,随着德积地区乡镇企业的崛起,校办企业应运而生。
; @1 h6 t/ @- R. K1978 年,学校创办安瓿厂,生产多种型号小玻璃瓶,收入颇丰,用于改善办学4 ?$ ~7 `9 ?, M, P' N
条件和师生福利,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x1 I( I+ ]# d* ?. W1980 年,二年制改三年制。1981 年9 月,增加到7 个教学班,学生339 人,( b1 A& Q, d4 s! D( F
教职工19 人。由于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达到优" H8 o. f9 [' Y! r. \
良。
$ o- _- a4 ~( A7 }& H0 ~! `1991 年9 月,随着张家港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布局的调整,新联初级1 n5 p) A. R( P4 w/ y
中学在创建九年义务教育达标过程中被撤销,师生分别转入护漕港中学和新德
, I2 `% N# o$ H. g初级中学。
" W; \/ T3 }' t- m" c1980 年至1991 年,先后由冯洪兴、陆尔石、严怀兴、黄章宝、顾桂根任校
9 v, t1 n6 k: S; e8 c# y8 l" Z( l长或负责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