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
- 威望
- 933 个
- 金钱
- 1063 枚
- 贡献
- 0 点
- 来自
- 合兴欣隆村
|
15#
发表于 2016-4-14 11:44
| 只看该作者
并入梁丰中学。' N7 h6 P9 x/ w0 J2 A7 ^3 ]% @
" R1 Z8 Q+ m8 m1 U% g, _7 N& E/ T1 S' [& K后塍中学
4 z# @' K) J4 h( U7 _' a! ^9 q4 a* |5 Y% z6 D* T" X3 B
1952 年11 月,江阴县人民政府接管私立江阴崇真中学,改为公
, N1 Y7 p, _' R h' }立,定名为“江阴县后塍初级中学”。当时学校占地22.9 亩,建筑面积1105 平方
4 S: F x% u( @+ i% n米。; X# a9 b2 R1 C, N. K4 y
1958 年8 月,学校增办高中,招高一新生2 个教学班,学校更名为“江阴县
1 t' D( n1 I* s7 i4 M6 z$ { T! N/ y后塍中学”,成为沙上地区7 所完中之一。1958 年至1965 年,高中部教学质量稳5 d. X# e+ w& w
定上升,高考升学率引人瞩目。
7 s' ]$ V3 B, _" F! u" {1982~1984 年间,学校4 名高中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二、三等奖。1985, A" r- m, \0 g g& q& I% x7 p
年,学校占地29.3 亩,建筑面积10457 平方米。全校开设12 个初中教学班,126 H0 P/ C8 T. H0 m4 _
个高中教学班,学生1431 人。继1980 年学校被评为省先进集体后,1985 年,学
+ B# g8 k& f4 c- Y: A( i校党支部被评为苏州市先进党支部。1986 年12 月,沙洲县撤县建市,校名改为5 [0 L- B7 T+ y( {8 L+ e$ g$ ~
“张家港市后塍中学”。1990 年9 月,学校顺利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达标验收。
& ^) _: S2 J( l# G学校办校办工厂起步教早,且颇有成绩。1958 年,学校创办印刷厂;19720 j6 z2 a- L2 ~# V2 S- R
年,创办机械厂;1976 年,增办铸钢车间;1977 年,增办收音机装配车间和钢
5 h- g5 n5 a- ]2 _; C/ N! u$ {窗车间;1980 年代,筹备内燃机配件车间;到1990 年代,办有一个基地在校外
6 `7 s5 |% M) ]/ Q/ }/ W$ ?1 o的张家港市内燃机配件厂。2 Y) y! }* {+ k( I" m' d
1996 年起,市教委、镇政府、学校三方先后投入巨资扩建学校,改造原有' ^0 |1 M# A3 E
建筑设施,为其后创建省重点高级中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A1 C& p8 W, T9 |. D# v
1997 年,学校与上海教科院挂钩,成为承担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
# V! O7 [, L; ]' P! N《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系统的研究》第一家实验学校。1998 年12 月,学校
p& v' }5 i% o. S8 `& U3 ^通过省教委评估,成为省重点高级中学。2000 年,被省教科所确认为江苏省教9 O! C8 J: Z; A7 e5 s
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2002 年,成为江苏大学教改实验基地。2004 年3 月,
m7 b- O0 n' S' h4 P3 b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因文化底蕴深厚,多次承办张家港市, ` [$ o0 ?) i- H5 X
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2004 年5 月,学校召开的“当代学校文化战略论坛暨后. M+ w- E) }2 _
塍高中学校文化发展成果汇报会”,获得省内外学校文化专家的高度评价。/ v- [% a+ L$ X) [
2003 年1 月,学校初、高中分设,高中部命名为“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 x7 y8 s; }0 Y* W- ~$ p
学”。2005 年,学校占地达6.6 公顷,建筑面积3.3 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 x' f# l3 O q6 L9 q3 a* e. t9 n
楼、科技楼、图书艺术楼、办公楼和学生宿舍楼,配有语音室、微机室、劳技: U' {5 d2 r' O# _( S8 F. `
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专用设施,拥有可同时容纳600 多人用膳的师生食堂,, Y! H3 `' m; G) a; E1 m* k! u
拥有可容纳1100 多人的报告厅。全校开设24 个教学班,学生1228 人,教职员工9 ~$ _; H- {, O7 b( p( W& ~& }: J
168 人,专任教师132 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
k2 H4 b& C' G3 t+ x6 n6 E的61.7%。教学从颇具特色的“双基过关段段清”,成功发展到充分体现教师主1 i3 r! ?# j% S6 {
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的融“学、思、导、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2007 年,: i! F n: v6 S
后塍高级中学合并港区高级中学,学校分为南校区和北校区,组成新的“张家
: M( Y7 W5 G$ M港市后塍高级中学”。
* M2 |" N' D. T' S4 c9 r- P" a$ Y7 h易地新建的崇真中学2012 年,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 投资2.6 亿元,0 O. M% [6 \1 o
易地新建新校区。新校区占地160 余亩,采用江南园林景点式建筑布局风格,兼3 h2 q4 a- _- b3 m, @5 |
具数字化与人文性,设施设备一流。2013 年3 月18 日,学校成功完成搬迁,南" P7 c6 E# [2 G2 S$ N6 S
北校区合并,4 月,经学校申请,被张家港市政府批准恢复老校名“崇真中
3 f3 H7 B4 p. d+ i% h' X5 _学”,并于同年5 月,与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乐余高级中学联合组成张家港市
) G/ f; V$ @( p首个教育集团——梁丰教育集团。$ W6 x+ `6 L4 X1 j- ~
学校目前分设崇真中学高中部、初中部(高中部由原南校区、北校区合并! M9 t4 ~+ ]5 U2 q8 \
组成,初中部为新塍初级中学与港区初级中学合并部分重点班级组成)。; X, H1 M# G% {3 c6 x+ g" w E9 B
学校现有学生1000 多名,专任教师180 余名。师资力量雄厚,中高级职称& s" ?1 P9 e3 ?# |7 ?4 T
教师145 人,其中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1 名;有32 位教师拥有张家
' Y% p8 R% u: u$ p/ J: K- n* Y港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称号,其中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 名,江苏
* g9 T, i8 B7 I: F9 N$ ^% c省特级教师1 名,苏州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5 名;教育硕士(含在读) 37 人。+ s5 u# q, i) O& b$ k" A3 w
4 K% E. ~ A: u" e, S8 `- i6 w; d3 x
新苗初级中学* D7 q/ `" W' Z
黄再林4 @! Q+ S4 E( \% f
新苗初级中学,位于原后塍镇(今后塍办事处) 东北部新苗头(地名) 北
% F: c! Y5 r, r6 G- u约50 米处,距镇区约3.5 公里,韩家港公路从校门东侧通过。学校占地面积/ _8 a* l) `, |8 D2 h
6600 平方米,建筑面积800 平方米。校址因坐落在新苗头而取名“新苗初级中
, `, d7 O$ R8 \, e4 h学”。
3 u. k1 g. X5 E新苗初级中学创办于1961 年,它的前身是新苗农业中学。最初,农业中学
; g, v4 o3 K# b* |1 X的校址选在新苗头韩家港东侧,沈家埭的西首,校舍是用拆除原新苗乡乡政府
4 w8 ^* L+ Y6 J5 U旧房的材料新建的8 间平房。1961 年9 月,招收1 个班,学生50 人,校长何金0 s. E0 V2 @6 p
才,教师杜金才、徐荷芬。
; M' i8 p4 S. o( c1 Y, h* m1962 年9 月,农业中学继续招收1 个班,学生50 人,又增加徐广德、陈再
8 V( C8 ~+ ^* h0 L; Q7 m( ]玉2 位教师。1963 年9 月,又招收1 个班。这样,学校共开设3 个教学班,学生
) ^- Z9 t$ W4 k: u3 A140 余人,教师7 人。生源主要来自后塍北片的九、十、十一、十二、十六等5
2 q" [* ^8 @9 E$ g个大队。
( q7 L% q( ` P6 t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1968 年9 月,与新苗小学
" S0 z8 z l) y2 A+ Z1 l( Q+ o合并,成为“戴帽子”初中。学校不再是农业中学性质,而成为全日制的普通; o1 h/ w# l X6 z1 X" P) v
学校。合并后,学校随之更名为“新苗中小学”。其后,初中部每年招收1~2 个
$ f+ t. w4 i% w班的学生,由陈松年任学校负责人。
2 w5 \1 a. C# [2 {) W" @: k1971 年9 月,陆湘官任学校负责人;1973 年9 月,周永才任学校负责人。/ e/ N+ V2 f3 [0 I' J
1976 年8 月,“戴帽子”初中停办,同时由县文教局、后塍公社共同出资,
! O$ e, M6 P/ N" X, C9 g在新苗头加工厂北侧征地10 亩,新建4 排平房共24 间以及其他相应的设施,独7 w; I w. `$ a4 a3 `
立建制为“新苗初级中学”。同年9 月,后塍公社北片的小学“戴帽子”初中全# h! j, G2 M$ ?; _" G
部撤销,初中部学生全部并入新苗初中。此时,开设6 个教学班,学生250 余8 c4 o6 k% c( O3 f( o
人,教师15 人。1978 年9 月,因高中班师资力量不足,高中学生40 人,转入新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