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
- 威望
- 933 个
- 金钱
- 1063 枚
- 贡献
- 0 点
- 来自
- 合兴欣隆村
|
农管理学校”。1970 年,耿慧珠任教师代表(负责人)。1971 年,由复员军人、+ L" ]* e: H3 F* x
共产党员、民办教师刘湘德任负责人。5 v- K" K+ L2 q; I! A
1975 年暑期,进新小学校舍全拆除,易地新建教学楼一幢,成为全公社第9 W. R8 P" z, j
一所建造楼房的村级小学。9 月,南兴初中4 个班并入,遂成为一所“戴帽子”
5 x: t4 i% o( |( E. G$ o, U学校。学校占地5.3 亩,拥有教室10 间,教师14 人,中小学生总数420 多名。是# }" o$ T4 W o' s8 J
年,校名统一以所在大队名称命名,改为“新联小学”。- o6 e+ Z, [( s7 {1 N3 z# F" _& |: u- B
1980 年暑期,初中停办。1984 年8 月,朱建华任校长。是年,随着村名变$ }+ V3 x# \/ H. [4 t# g
更,校名改为“联兴小学”。1985 年9 月,丰乐初小(原名长江初小) 并入。学! V7 r4 t9 Y4 t
生数达到282 人。
0 |! \. X. y# O$ U1988 年9 月,汤百里任校长。因沙钢永新钢铁公司扩建征地,学校第三次' t8 k% Y3 M3 G) b8 ~( |+ Q# ?
迁徙,迁至永新钢厂北侧,由沙钢出资负责重建一幢教学楼,当年10 月竣工。
4 T& g1 U0 y) _- d. |. ]( Q1989 年,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工程,学校成立董事会。联兴村党支部书9 y2 Q& @$ O7 R. \* h# e
记黄洪祥任董事长,沙钢集团老总沈文荣为名誉董事长。根据义务教育要求,3 P, J, j) v- p; T5 C3 W* l) f
董事会制定了校园建设三年规划。下半年,村、厂捐资5 万元,兴建食堂、围
# d2 m% E3 |8 W% R墙、车棚,更新全部课桌,学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1990 年,学校建立图3 P- }; Q; N9 K$ k) ^) p* f3 P4 H6 Z% C. U
书室,开设乒乓室,购置体育器材设备,是年,学校的象棋兴趣小组获苏州市
; v& c6 P0 C) V& B }! ]小学生象棋赛第二名,1991 年,获张家港市小学生女子乒乓赛团体冠军。1992
; P( D+ P7 Q. }% U t, p7 M) a年8 月,杨荷芬任校长,直至联兴小学停办。1998 年,学校占地2833 平方米,. s7 X$ z3 y3 G. W$ Z; n: l7 N/ j7 {
建筑面积722 平方米,教学班6 个,学生206 人,教职员7 人。$ K2 z8 n, A$ X
2001 年,联兴小学并入锦丰中心小学。$ y- H% I3 A/ v! Z
联兴小学曾走出过一位优秀学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沙钢集团董事局主6 \, e- T" p2 U- j
席、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国内著名民营企业家沈文荣。半个多世纪后的2007
8 y( P' i2 ^9 q* h% R: q年除夕,沈文荣仍不忘当年在小学接受启蒙的老教师陈良才,冒着大雪,亲往3 r4 Z6 r- Y. a; V6 C
家住常阴沙农场的陈良才家拜访慰问,向这位已近耄耋之年的陈老师赠送“良1 f6 L/ V8 K8 M3 W( ]/ L* I
师不忘”铜匾,成就沙上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 Y+ w# V7 q9 J4 _- G3 G- h联兴小学在续存的65 年历史里5 次更名,每次更名都有其时代特点,每次2 X/ N& O; n- ^9 x: N y6 F2 l
更名都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5 [+ D. @& E- n. }) m6 b
5 _$ ]$ Y4 u% Q$ @协仁小学留下的印记
& T& S" b8 y. h. t1 I4 |* c李剑雄7 Z% j6 o7 p4 S) M+ t" u' N
时至今日,锦丰镇原协仁小学已停办10 多年。回首协仁小学近50 年的办学2 Z" _0 |7 n# g
历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5 K- y/ {- X9 U1945 年李凤高创建的协仁小学,与传统意义上单班独教的私塾并无太大区
/ D/ x5 T! L. Z5 R别。他在悦来圩借用一间民房作教室,校舍面积仅约25 平方米,用树棍在地上
/ C, f$ `$ @2 p! Z- e+ ?# A打桩,桩上架盖木板便成课桌,凳子由学生自带。教师1 人,学生近40 人。) C( a, q0 ~" N) J; w: r4 C
解放后,私塾转为公立学校,定名为“常熟县承德小学”。1950 年,校舍面& ^/ u; m: t, \; d, `9 n
积扩大到64 平方米(2 间草房),学生增加到80 多人,开设2 个复式班,2 名教
0 H* K" N1 \0 X1 Y3 b0 O师,由李凤高任校长。1958 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力普及初等教
2 Z0 j5 Z# F" f4 J# y- u育学校开始附设民办班,吸收民办教师,由初级小学发展成为完全小学。学生
; z7 i# B# J* f数增加到180 多人,班级发展到4 个教学班,其中公办2 班,民办2 班;教师4; i: i, ]( t' W
人,其中公办教师2 人。0 A8 E1 [7 q, `2 j
1962 年前后,因国家经济困难,学生数锐减到130 人左右,公办班减少1 个5 u- k$ w5 V# D9 ]
班,教师减少到3 人,其中公办教师1 名。1966~1969 年,方士忠担任校长。学; s" h1 u: c e5 c' Z+ |; r
生数由原来的130 人增加到160 多人,班级数从3 班逐步扩展到6 班,教师由3 人
. Y5 ^$ {' A; _$ j- a# Q增加到7 人。2 h7 S% ~( ~. q" @$ |: ^5 {! p. A
1970 年,由沙洲县文教局、锦丰公社、协仁大队共同投资9 万元,易地新2 D' t5 X; _ E
建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539 平方米。是年,承德小学随村名改为“协仁小
- j( g$ t. V" | a; q' Z' t4 c* x( ?学”。1972 年,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班级数减少到5 个教学班,学生数保持1 X! L( u, ]7 U4 h! u1 X( @
在180 人左右,教师7 人,其中公办教师5 人。- ? |0 @& m- y* K
1978 年,办起了“戴帽子”初中,学校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学生随之增加$ L$ P5 A, B# W6 b
到345 人,班级发展到7 个教学班,教师增加到15 人。1981 年8 月,小学部有5
3 d. ^% L# g& ^/ a4 {' r4 C个班,230 名学生,8 名教师,附设的初中部并入西港中学。1983 年,教学楼转0 ]6 F; w" a: L. ~
让给协仁大队,学校迁移到大队办公楼。1986 年9 月,学制设置恢复六年制。1 c+ \0 R! S3 Q
是年1 月,创建了校办厂——锦丰镇铆焊厂(后改名为锦丰康复医疗器械厂),
8 r6 y7 J' \) I/ f; A3 f7 E% c当年赢利近万元。# n) S7 G; q; E2 e+ h+ f2 ]
1990 年,双福小学生源不足,将高级部并入协仁小学。暑期中,镇、村、! w! I; t% h, x0 }
校共同筹集资金4 万多元,新建平房9 间,建筑面积342 平方米,增添音响设
4 r0 h$ J# n, j/ Q备、风琴、图书、课桌等。1991 年9 月,双福小学全部并入协仁小学,学生数
0 T6 k+ Q5 u3 @0 Z% U4 c增加到310 人,班级扩大到8 个教学班,教师也增加到11 人。是年,为了迎接市
: L5 B! r* R$ }+ m e. z, ~( s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验收,易地兴建一幢教学楼,建筑面积达608 平方米,操场
9 P9 S. t& H& C3 i, _. l面积达2500 平方米,并新建厕所,修筑围墙、校门,铺设煤碴跑道,添置体育
8 a, W: h! Z, ?" m3 r* {9 [联合器、篮球架和各种教学仪器,购置图书2600 册,添置办公桌,更新讲台、, \4 ^- C6 D. C0 F+ B: _6 Z4 v, d2 M
课桌,开设乒乓室、音乐室、少先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广播室、体育器材9 C0 z% | W- G" _ @) n% E& q
室和仪器室,还建了花坛,种了花草树木。总投资达25 万元。12 月,高标准通
# p5 o# l. n0 j/ T" {; L) ?) o过省市义务教育达标验收。1994 年,为了迎接市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复
2 X5 I' N1 e3 R8 O' {8 S查,发动学生家长捐款达15000 多元,购买了彩电、录放机、图书,更新课桌,
5 a$ `4 K$ N6 c- B* B6 ]加贴墙面砖,绿化美化校园,从而确保顺利通过市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复查。
4 N; Q# B- B/ o2004 年8 月,随着锦丰镇学校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协仁小学并入西港小/ c. ^8 ^1 Z# A7 `* f( U4 K
学。撤并时学校占地5576 平方米,建筑面积727 平方米,8 个教学班,351 名学+ \: [0 r7 |4 {- p9 j9 ^
生,11 名教师。- U+ u5 |3 L4 Z% v% L2 W1 N0 o1 D
锦丰镇协仁小学,存续近50 年,为锦丰地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9 j& A+ w+ k% k3 m; T2 r4 S
极贡献。历任校长(负责人) 先后为李凤高、朱品珍、陈茂龙、宋士芳、陈维
( a( y/ ~3 w" O% A6 s* v4 v8 r昌、管学芳、顾坏忠、王能山、陈春鸽、沙惠中。5 N2 B& B4 X; r
! j) S+ c s) \7 ~7 U3 L& n- |其林小学的峥嵘岁月
% I) P, Y" I7 Z/ M李剑雄' C! \9 W+ t( g9 h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顾耀先和蒋仲达向群众募捐资金,在当年沙上东部地
0 b7 }; s" l' a W# M0 `# s7 F区颇为繁荣的农村小集镇——麒麟镇,建造1 间约40 平方米的草房,同时向邻
9 }) a4 I* P! @" j居陈老太借了2 间房屋,于1946 年8 月,创办一所小学。开设2 个低年级复式
3 z' s- P/ W# y/ N班,学生80 多名。此即麒麟初级小学初创时期的大致情形。顾耀先自任校长,另) W% s* L3 W9 k7 _# e
聘蒋勤立、张益冲为教师。- O; j* @1 n0 M$ P
解放后,常熟县文教局接管麒麟初级小学。1951 年,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
6 X: ?, C# t! W3 l6 Y4 r件,由县文教局拨款,兴建了5 间简易用房。1956 年9 月,顾耀先调店岸小学任& }( U& i2 m! m/ O) d- e
教,由王铁民任校长(兼锦丰地区小教工会主席)。+ R Z' \( C; y0 Y' W, F( y
至1963 年,学校发展到6 个教学班,成为农村完全小学,校名改为“麒麟
; G. k6 S2 d( H1 v/ P# F5 Q/ a6 _6 g小学”。学校占地2.475 亩,教师7 人,学生196 人。
2 ~0 U- Z2 ^; k+ H1974 年,老校舍破旧不堪,县文教局拨款,重建9 间校舍,建筑面积252 平9 `/ o8 A/ b7 i( z0 B: R& |9 [
方米。- @, R: S: J/ E9 o
由于学生数减少,1979 年9 月又成为4 个班级、166 名学生、6 名教师的初
6 _. W6 P" x- @级小学。麒麟村改名为“其林村”,学校随村名改为“其林小学”。1983 年暑! A1 w* S( V8 J% M! k* i$ N" g
期,县文教局拨部分款项,学校从勤工俭学中拿出部分资金,兴建4 间教室、16 _5 I9 T2 t5 _8 u
间厨房、2 间厕所,建筑面积为196.42 平方米。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弥补办学经
$ q3 S/ l- x* r( d2 R费不足,1989 年5 月,学校创办了锦丰五金工具厂,生产服装剪刀和五金加
, s, T) _2 {$ R! R+ W( ]5 r工,经济效益较好。
8 l" ]: d" h0 \1991 年暑期,锦丰镇政府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调整学校布局,将南6 _! G1 H" m2 L
兴小学、锦丰村办小学同时并入其林小学。镇、村共同投资24 万元,在其林村2 `/ |3 j t1 X6 C
8 组的北中心河与太平港交汇处西南侧,易地新建其林小学。学校占地4900 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