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糯米团子和馄饨

本帖最后由 bcbn 于 2015-3-5 10:32 编辑
2 `2 f0 \2 c7 @) H4 Y8 ?2 p/ t: z4 X8 N% M) A! B9 V. [
朱永平/文" _) x) P. ?) C  Z5 c
沙上人重亲情、重友情、重邻里情,为人热情好客,有客人上门,那怕毫无准备,也得赶紧去炒几个鸡蛋,炸一盆花生米,然后再提上一瓶酒。在沙上人的眼中,普通如咸菜豆瓣汤,精细如蟛蜞豆腐羹,高档如长江三鲜,都可以端上招待客人的餐桌,但若问沙上人最正式、最隆重的待客菜肴中有什么是不可或缺的,回答应该就是糯米团子和馄饨了。
% I5 i4 d0 J; K" X7 X你想想,春节一顿早餐应该是最重要、最具仪式感的了吧,沙上地区的“崇明人家”吃米饭配豆腐烧青菜,而“江北人家”吃的就是糯米汤团。再说元宵佳节,出嫁女子都要接请父母亲到夫家来过“正月半”,这个招待可不能轻视,那吃什么?答案是中餐吃馄饨晚餐吃团子。还有一些节日,沙上人是必定要吃馄饨或团子的,比如夏至、冬至。北方有句谚语叫做“冬至馄饨夏至面”,意即馄饨、面条分别是冬至、夏至的应令食品。但在沙上却有不同的提法,叫做“夏至馄饨冬至团”。至于一般的时辰,多为来了贵客,或全家难得团聚,或庆祝家里的某件喜事,才做团子、包馄饨的。
/ U9 P, Y7 B0 b$ H! a  e糯米团子,顾名思义是糯米粉制成,与常见的小颗粒的酒酿圆子不同,沙上的糯米团子其实是大型而又有馅的汤圆。糯米粉水磨、干粉均可,但为求品质,当然最好选现磨的水磨粉,这样汤圆的口感更为滑爽可口。和糯米粉不能用冷水,而要用温水甚至开水,和粉不用跟做馒头似的拼命揉,水份的控制是关键,不能太少,否则兜不住馅,也不能过软,否则下锅容易糊。但丝毫不用担心家庭主妇们的手艺,她们的感觉总能把握得恰到好处。馅料分咸、甜两种。咸馅多为肉馅,加入青菜、萝卜、蛋皮等食材,如是春季,一定要配以新鲜的荠菜,吃这样的团子,唇齿间会品尝到一种来自田野的清香。甜馅多用芝麻、豆沙,务必现炒现磨,其中尤以芝麻为佳,还可加入花生、豆蓉、莲蓉、橘子皮等物。包糯米团子,是主妇们的专利,不是老爷们偷懒,而且根本轮不上他们动手。软和的糯米面团,在女人们的手中,成了魔法师的道具和玩物,不多时候,一大竹盘的团子成品就会呈现在你的眼前。如何区分咸甜两种馅料?她们自有妙法:圆形的甜馅,而一头搓尖的自然就是咸馅了。煮团子也有学问。怎么知道团子熟了没有,老辈上就传下来一个判断的妙法,只要白白胖胖的团子都浮起来,那就赶紧捞起来,洒上冰糖、桂花等作汤料即可。6 n* `1 P3 Q- O
相比团子,沙上人吃馄饨的频率还是要高出很多的。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又因盘古开天,浑沌初分,所以又说小孩吃了馄饨可得聪明。至于说夏至吃馄饨,老人说这样小孩在热天的时候不会疰夏,有如立夏时吃咸鸭蛋一般的效果。可见沙上人赋予了吃馄饨一种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2 h0 @2 ]8 e0 y! K) |
馄饨,必须选用瘦猪肉,拌以荠菜、青菜、秧草、白菜、韭菜等新鲜叶菜,以荠菜、青菜最合大众口味。还可放些虾米、蛋皮、榨菜、油渣、豆腐干等食材,使馅料更为丰富,增加不同的口感。沙上的馄饨不同有些地方的泡泡馄饨,也不同小吃店中的所谓小馄饨,都是皮薄馅大,夹一个放入嘴里,那是满口清香,给食客以足够的满足感。- u4 R# k( i& F7 h9 C3 h! j
煮熟的馄饨冷了,又有一种新的吃法,那就是油煎。将锅中的油烧热,倒入馄饨,待煎得两面金黄后取出,面皮变得香脆,加上肉香、菜香,这对食客味蕾的刺激就更为丰富了。# W  O6 O: ^) e( @+ P
说到沙上的馄饨,就不能不提刀鱼馄饨,这是沙上传统小吃中的珍品,绝对的美味。刀鱼肉质细腻鲜美,为鱼中极品,又受季节性限制,来之不易,所以刀鱼馄饨多用以款待上宾贵客。取几条刀鱼,先去除鱼刺,制成鱼泥,配以纯瘦猪肉,再拌以适量的野生荠菜或秧草等叶菜,加入鲜鸡蛋、熟豆油,用精白面粉制成皮子,裹成馄饨。食之,细腻爽口,营养丰富,鲜美无比。有朋友也许会有疑问,刀鱼的细刺这么多,做成馅能大口直吞吗?聪明的沙上人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好方法:预备好一块狭长的新鲜猪肉皮,先将刀鱼的主骨、头骨剔除,然后将刀鱼平摊在肉皮的肉质层,用刀子轻轻地逐一横向下剁,很快就会有惊人的“戏剧效果”出现,只见软刺全部嵌进了肉皮里,而留在皮层上的就是纯粹的刀鱼肉了。0 \/ a* m6 D; y
对了,对沙上的新媳妇来说,做糯米团子、包馄饨可不是件小事。新媳妇上门,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它,团子、馄饨的馅料做得好,模样做得精,大家伙就冲你竖大拇指,反之,则要被亲朋邻居小瞧了。你说,面对糯米团子、馄饨这两种小食品,新媳妇们能不铆上劲儿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