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3
- 威望
- 1148 个
- 金钱
- 1124 枚
- 贡献
- 0 点
|
39#
发表于 2016-10-7 14:55
| 只看该作者
更名为“北固小学”。1951 年11 月,转为民办,开设6 个教学班,238 名学生,% S, N& s/ T9 p, K; q$ J
教职工8 名,时任校长黄忠政。1952 年4 月,转为公办。1952 年9 月,并入三兴
' n( N1 V7 E% a) m' F中心小学。
! ]; r3 r- c5 o; {- _三省小学1934 年4 月,常熟县在境内常通港港南设置三省乡,三兴集镇2 }7 h! i; d( W/ Q: y' I
上的黄振林、郭志贤等3 人在镇南曾家圩(今镇南村) 里创办私立三省小学。
, z+ t+ ~1 J- c# I& Z1949 年5 月,常熟县人民政府文教部门将布局不适当和无发展前途的部分学校
; }1 O5 b& h1 U8 f分别予以分散、合并或迁移,1951 年,将三省小学撤销,教师和学生分流到新
2 A- w+ X8 C9 |. z' Z; T) ^民、北固、刘海沙中心小学等学校。
2 ]6 m1 p' [+ {2 e乐叶小学(墩西小学) 1949 年2 月,十一圩港港西南兴乡的县立横墩小
: z1 A/ z, l+ v6 S) r0 t6 H学教师施国元,从横敦小学分出1 个班,在乐杨村创办墩西小学,开设1 个一至
0 i% ?4 a/ v* r1 U四年级的复式班,由施国元单班独教,学校性质为县立初级小学。1950 年春,
4 t: A/ }( a" i1 g4 [. |学校新建了校舍,发展为3 个教学班。1953 年,学校规模扩大,发展为4 个教学1 U# o: ?% ~/ ^- @" ^& s3 I# p3 t
班,施国元担任校长。1957 年9 月,新建教室2 间,发展成为完全小学。学校艰! g+ B" e3 {! H
难维持十多年,1969 年初,公办学校下放大队办,学校改名为“十五大队小
3 W3 \2 D9 f' Z7 I: V+ [# K学”。1984 年暑期,与十七大队小学合并,取乐杨村的“乐”字和钱叶村的
w9 X; O- L# U/ I1 x“叶”字定名为“乐叶小学”。1989 年,因生源不足,高年级学生分流至三兴中, [/ u1 @& y) d8 c, _
心小学,成为一所初级小学。1991 年底,通过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验收。1995
" G" h" M+ w1 x2 b+ l年附设两班幼儿班。8 月,乐叶小学停办,教师和学生分流,进入三兴中心小
! y8 f5 c0 B* ]4 @4 I$ q* |2 U学。
5 a8 }! q* \' _. W8 u' u, A# ~菁圩小学菁圩小学是1957 年2 月建办的一所民办小学,时由大队妇女主
3 N' _# N& y3 `7 {2 c% H7 a任张鉴英兼任校长。1958 年2 月,规模有所扩大,发展到3 个教学班,1960 年,3 s- m4 D4 Z# [ ]1 y3 _
又扩展到5 个教学班,1963 年,又缩编为1 个教学班(一、二年级复式),朱宙3 i/ ^0 x* c' x: V! r) _! M
平担任学校负责人。1964 年8 月,学校扩展到5 个教学班,近200 名学生,教师: J0 k) J: X) ~! r' Z$ Z, S
增至7 人。1969 年初,学校体制下放,大队办学,定名为“七大队小学”(今菁# ^4 s( ]* k. |, ^/ j6 R
圩村),学校由初级小学发展为完全小学。1970 年,停办初中班,学生分流。* S% V1 j) t1 D+ Q( O
1992 年8 月,三年级以上学生并入西界港小学,保留一、二年级2 个教学班,成, J: ~: Z$ \! D% Z$ ]% \2 Z
为属西界港小学的一个办学点。1995 年8 月,四至六年级学生全部并入西界港
8 N. @# s, ~& C8 A+ C, _6 [小学。时任校长杨才根。
# }; X9 z$ e1 R# T十八大队小学十八大队小学创办于1964 年9 月,为一所民办性质的耕读
6 {6 k4 c& ?' b8 x) \6 |小学,由陈志祥老师担任学校负责人。1969 年,学校体制下放,大队办学。学0 W# d" A8 D$ y* W" F
校新建校舍,发展为农村完全小学,由俞学明老师担任学校负责人。1984 年; }* U9 a- Y" b
秋,高年级学生并入西界港小学,成为初级小学,校长戚萍。1986 年秋,全部7 {2 t) B0 r1 ^% n3 j
" }& \' }: ~3 d0 [: b并入西界港小学。时任校长余美兰。
7 ]2 q# x. Q w W. b p生生圩小学1946 年8 月,沈凤林在生生圩(现属乐余镇双桥村) 的顾家
" i6 e6 g+ [3 A( E7 _宅创办生生圩初级小学,1951 年,学校迁入三兴境内横港一侧的老佛堂内,时) `( F, V2 P R6 G( \3 z" U: a6 I
任校长陈新昌,校名仍为生生圩初级小学。1965 年,校名改为“利农小学”,. d4 k: y& ~5 _! o$ u' f- o1 p
1969 年7 月,搬迁至一○大队中心地段,改名为“三兴一○大队小学”,发展成9 y- j9 a" p6 H' z' ~
为一所农村完全小学,校长顾曾荣。1984 年7 月,与十一大队小学合并,定名+ N' A5 L: F# x
为“永乐小学”。
3 Y# | p2 D4 {; P八大队小学八大队小学为1964 年9 月创办的一所耕读小学,由朱美英单
] @# ?, J/ n: u1 j班独教。1969 年初,学校体制下放,耕读小学扩展为初级小学,开设4 个教学
+ r1 V( L$ K7 m$ O班,100 多名学生。1971 年,发展成为农村完全小学。1984 年,暑期,境内小
4 ^8 ?" m1 ]/ D0 ~/ U1 ~, b学布局初步调整,八大队小学撤并至西界港小学。时任校长余美。7 C/ b% p1 C& ~1 ~5 A8 `
十七大队小学1969 年初,学校体制下放,大队办学,在公社统一部署
% @6 t& @8 E; m ~( J& i: y$ k下,十七大队党支部积极筹建,创办三兴十七大队小学,黄忠汉担任学校负责2 N- c( o4 M! ?9 U/ U3 S
人。1982 年8 月,五、六年级学生并入三兴中心小学,由完全小学改为初级小
7 B, F, N; g$ `& c% L学。1984 年8 月,在乡政府统一规划下,与十五大队小学合并为乐叶小学。
1 A- `2 G) C# A' ]三大队小学三大队小学前身为三圩桥小学。1916 年2 月,张渐陆在十三7 A2 \1 T* @* X+ s X5 U
圩港创办私立三圩桥小学,由陆光强单班独教。1951 年,转为公办,扩展为初
: f# p' @* ?+ j$ m- E G3 N级小学,3 个教学班,教师3 人,81 名学生,校长陆志聪。1958 年,发展为6 个
7 \# d$ Z5 l: T" F. [教学班的农村完全小学。1964 年,因校舍邻近十三圩港港边,已成危房,原址) C, d( O' g0 O! O$ `7 {/ t
也无发展余地,经县文教局与三兴公社商讨决定,将学校从港东搬迁到港西,
; _, g) x: O" T8 P, {$ Z利用学生暑假离校,易地新建,如期竣工。1969 年初,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
1 }: p& `+ \% i1 O9 g学,三圩桥小学和利民小学合并,搬迁到三大队中心地段,学校定名为“三大
) Q! Y+ u0 ?' o队小学”。1976~1982 年期间,三大队小学履行三兴代理中心小学的义务,承担9 S* D6 C1 @ [1 p
全境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辅导,组织全境小学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1982' B# X% B4 w! E4 o8 G' |
年,三兴中心小学正式恢复,三大队小学也随同一大队小学和十六大队小学一
( t0 n5 p5 ^4 I- a N( x; u! g) O起,并入三兴中心小学。时任校长袁培祥。
' A) l. a5 I4 n+ t' y& U* y5 O一大队小学1969 年初,学校体制下放,三兴公社一大队在务本庄(今属1 ~( W3 M6 T8 R8 s
务本村) 筹建创办一所开设6 个教学班的农村完全小学,学校负责人黄林森。% o6 w: y4 a3 E V, D3 y, [/ `6 _' g
1972 年5 月,学校前排朝东北侧的一间教室,因人字梁散架,造成房屋倒塌,; m- M1 i8 K7 a" W
因当时学生都在操场上体育课,幸免发生伤亡事故。1982 年,何其强任校长。$ _9 C6 B1 M8 C
同年8 月,学校撤并到三兴中心小学。! t5 h4 X* m( x
十六大队小学1964 年3 月至1965 年7 月,三兴中心小学在十六大队(今
- Q2 A; w1 O+ C' k- X9 w; k0 h属镇南村) 下伸开设一个民办班,由陶秀英单班独教。不久撤回中心小学。
) T/ ` o# U' S, d% w Z {1969 年初,学校体制下放大队办学,由公社统一部署,十六大队党支部积极筹; w4 |( R' o% ^, p
建,创办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即十六大队小学,黄惠祥任学校负责人。学校坚; l1 I7 G* F- ?: g+ B* y
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师资力量强,教风、学风好,教育质量
/ t8 j+ c* g1 X9 ]名列全境前茅,多次受到乡、县的嘉奖。1982 年8 月,十六大队小学撤并至三
. X9 c8 _( Y/ q+ S4 v9 E# A0 e兴中心小学。
% h0 B) R" ~# @二十大队小学1975 年,拓浚三干河,将三兴公社十二大队一分为二,三
, t5 R K4 }* R% @+ U Z% Z干河以东的二十大队(今属鼎盛村) 的学生到河西的常阴小学上学,多有不
5 G1 Q$ R, G) F5 D便,因此1976 年8 月,创办二十大队小学,为初级小学,由汤金生担任学校负3 o) c# v& H% A1 V* [; I: c
责人。1981 年8 月,由于生源不足,于是将原有学生部分转入乐余中心小学,& y4 ~0 y; b! t7 m1 ~+ L. P" P! y) r
其余则撤并到常阴小学。
8 X9 Z9 F. R# `* a6 h7 ?' z5 d利民小学(恤菁小学) 1941 年2 月,张武强在北久生圩(今属久生村)2 Y2 d7 e- y, p# V# j+ N
家中开设“私立武强小学”,由其单班独教。1949 年9 月,武强小学遭火毁。
) h8 K) P2 H x- c1951 年4 月,学校迁至居士林庙内,更名为“恤菁小学”。同年11 月转为民办,' Z( M% ?5 f2 l# r' j5 c8 U
1952 年4 月转为公办。1965 年5 月,更名为“利民小学”。1969 年初,与三圩桥0 c6 j# R; A1 n+ p
小学一起搬迁到三大队中心地段,组建三大队小学。 |
|